從駐港辦事處撤港 淺談台港關係
- Freddie Lin
- 2021年6月2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香港政府先前要求台灣駐港官員須簽署「一中承諾書」,不簽則必須在6月21日離開香港,我駐港官員全部拒簽,七人因此在21日先行返台。然而,關於國台辦與陸委會的言詞交鋒,各方說法觀點不一,今天就讓我們來細數台港之間政治的糾葛。

圖片來源:自由時報
陸委會主委邱太三談及,港府是在6月7日通知我方,對於要續留人員須在14日以前簽署「一中承諾書」,如果未簽署就要在6月21日離開,然而港府過去沒有做這樣要求,在2011年換文也沒有,反倒在2018年提出「一中承諾書」,第一條就寫說「在香港期間嚴格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香港基本法及香港法律,不干預香港內部事務」。
細看關於一中承諾的政治條件並非現在才有,而是應該回去看199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已故前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錢其琛發表的《香港涉台問題基本原則與政策》。《錢七條》的發表主要是為了因應1997年香港回歸時所立下,內容包含台、港兩地現有的各種民間經濟文化交流關係。其中,內文的第三、第七點提到關於一中原則的論述。
然而,這項台港之間的淺規則其實早在扁政府時代、馬政府皆開始,不過實際上並非真正執行,更尤其在馬政府時代台港關係良好,僅以口頭告知即可。如今,因2018年爆發港籍人陳同佳事件演變到後來的反送中,之後又陸續通過香港國安法,北京當局才嚴格下令。
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21日指出中共此舉是會嚴重影響台人在港的權益,國台辦則是回應是民進黨政府亂港謀獨。22日邱太三則再回擊且強調我方拒絕接受矮化國格的政治條件!對此,其實也可以看出,無論是北京當局抑或是台北府院的觀點,兩者其實都是以自己背後的政治盤算作為基礎,皆未考量港人、台灣人權利遭受迫害的問題。
以台灣來說,駐港辦事處人員僅以矮化國格拒絕簽字,而未曾思考如何跳脫昔日國民黨政府提的九二共識框架下,進而在蔡英文總統一再強調的民主、和平、對等、對話的基礎下與中共交涉,達到共識的可能。另一方面,北京當局此舉是否也變成了為了反制而反制,將手段成為了目的,忽略了香港在兩岸關係中重要的橋樑角色。如此一來,是否反便宜了民進黨,讓兩岸之間更無瓜隔。
兩岸關係至今已降到冰點,如今又因駐港撤台一事,更是雪上加霜。若蔡英文政府僅認為把陸委會主委換成處世圓滑的邱太三,沒有實質的作為,空口說白話的唱獨角戲,就希望對岸能夠遞出橄欖枝,更不用說兩岸有春暖花開重回昔日和睦共處的機會,豈不是天方夜譚。
Commentai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