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搜尋

實踐中國夢 習近平的謀略與野心

  • 作家相片: Freddie Lin
    Freddie Lin
  • 2021年7月1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2012年11月習近平就任中共總書記,對於中共的權力鞏固、中國國家治理和內政外交的一系列強硬手段與舉措,甚至在2018年3月的中國全國人大通過充滿爭議的修憲草案,刪除了國家正副主席連任不得超過兩屆的規定,因而被世人視為繼毛澤東之後最強勢的中國領導人。

圖片來源:中國網

習近平主張的治國理念,對內採取共產極權的愛國民族主義,藉此噤聲關於一切侮辱共黨、詆毀中國的所有行為,鞏固自己的統治威信;對外,一方面主張友好同盟相互合作,互助經濟效力提升的一帶一路,另一方面則以戰狼式外交手腕,從嚴抵制西方、外國侵略的一切動機與作為。

而實際的方針,在對內高壓反腐的意識形態下,整樹多名中央幹部,同時也積極推從中國夢、中國故事,發表多項中國特色意識形態標語。其中,習在2013年初,提出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歷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歷史時期。這個概念即是認為要將三十年前未曾走完、走過的老路(公私合營、人民公社)重走一遍,透過全新的形式、技術條件來實踐。

除了上述的兩個否定,習也在中共十九大修改的《中國共產黨章程》當中的「兩個一百年」,主張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49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即可以看作是習近平壯大中國的重要精神。

對此,美國學者Andrew Nathan則認爲,雖然習近平如毛澤東一樣強調意識形態,且都對獨立思想和行動懷有敵意,不過一個區別是,習近平使用自上而下的權力強制(人們)遵從;毛澤東進行社會動員,讓黨員和公民互相對抗;毛製造了混亂和恐怖,而習創造了令人窒息的秩序和統一性。

同時,為了挺進世界舞台,習近平也對於東南亞、非洲等第三世界國家,祭出金援、基礎建設的建造,培植忠誠的親「中」聯盟,希望能夠藉此從國際配角晉升為主角。

不過,實際運作上,習近平在國際藍圖的射程,並未如同計畫中來得遠大,隨著美方對南海的關注提升,凸顯中共在南海佈局的企圖,因而威脅了東南亞的友邦關係,使得一帶一路的「海路」,面臨斷裂的危急。同時,跨越歐亞大陸的「陸路」也面臨歐洲國家對於人權抨擊的質疑,而未有重大突破。上述的種種阻礙,迫使中共逼著只能走一條險路。

這條險路及時你我熟知的戰狼外交。中共透過強硬地彰顯東方民族的劣根性,以認知作戰、灰色衝突的手段,達到弘揚中國富強之力不可一世的態度與決心。除了透過中國媒體的大肆宣揚,從官方的外交發言更是可以看出利用外國社群軟體,激進進攻世界的戰狼姿態。

總結來說,對於習近平日後的動態觀察,可以回顧晚期毛澤東的事蹟來找出端倪,不過不同於當時毛澤東僅需面對國內的復興建業,習還得因應21世紀世界時局的挑戰。

 
 
 

Comments


  • YouTube社交圖標
  • Facebook社交圖標
  • Instagram

© 2021 by The Ace New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