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島一命還是黨利優先 疫苗採購全分析
- Freddie Lin
- 2021年7月12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BNT疫苗採購困難重重,從東洋製藥、政府自購都接連失敗,直到近日鴻海(永齡)台積電出面洽談終於成功簽約, BNT疫苗採購背後詭譎多舛的政治算計,可說是民進黨派系利益的明爭暗鬥。

圖片來源:行政院
首先,在簽署契約的買方上,即便中央流行疫情指揮官說有外力介入,但郭台銘已清楚說明北京並無干涉。而我國政府所指外力介入是認為針對字詞上的調整,會有損國格。
吾人認為,以國格有損當作理由,是過分自大的下場。在今年二月,陳時中遭立委質詢時還誇口「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殊不知前期的努力造就了政府官員作威作福的本錢,藉由防疫優登生揚名國際,表面上打著台灣國家隊,實質上賺取的是防疫成攻的政治紅利。
因此,陳時中當然不希望打得這麼漂亮的一仗,因為本土疫情爆發,而弱化了先前台灣在世界上的贏得防疫優登生的美名。在救人要緊之際,還談何自己的面子,更不用說黨高層堅持的反中意識形態。
再者,先前聲稱超前部署的政府,在疫苗洽購上卻如此怠慢,甚至本次鴻海與台積電在簽約購買輝瑞疫苗,採取的模式跟東洋走的是類似的路徑,為何先前東洋製藥卻以失敗作收?
吾人以為,東洋之所以購買不成,是政治力介入的結果。當時我國疫情仍控制得當,國內尚未造成多起的社區傳播,同時媒體又相繼報導外國疫苗有血栓疑慮,因此國人對於疫苗需求、信任度並不大,政府因而將政策移轉,希望培養國產疫苗在未來施打。
這樣的政策可以說是一石二鳥,表面上獲得疫苗接種普及的美名,實際上又能從中獲得疫苗投資的獲利,但如此精心策劃的「黨利超前部署」萬萬沒想到因為3+11的彈性鬆綁、防疫旅館的紊亂管理造成本土疫情大爆發。日後的疫苗需求更是逼迫到供應量,促使原先完美無缺的計劃破局,民進黨政府從神壇摔下,落得現在落魄的局面。
可悲的終究是人民,還有國產疫苗研發企業。前者無助地只能乾等落後於他國下訂的疫苗,乞求他國能有零新疫苗即時援助。後者則是在政府的壓力下難以在時間內供應,在EUA的授權上也沒能取得保護力資格的成功審定,因而被民眾圍攻遭政府拋棄,成為了實質的待罪羔羊。
總結以上,民進黨政府口口聲聲講得同島一命,實質上是黨利優先,害怕自身名聲玷污,迅速甩鍋高高在上的姿態,驗證了先前政府狂妄的吹噓不過是為了自己利益,這種寧可我負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的狂妄心態,實在令人不齒。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