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見新詞 指揮中心別成天玩數字遊戲
- Freddie Lin
- 2021年7月15日
- 讀畢需時 2 分鐘
新冠肺炎疫苗陸續到貨,我國也展開大規模接種計畫。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表示,13日疫苗接種約24萬劑是近期打得較多的數量,相信疫苗施打會越來越順暢。不過,外界也質疑若按目前施打速度來看,要達到一定的群體免疫仍有困難。

圖片來源:中國時報
對此,指揮中心13日定調要以劑次人口比來取代疫苗覆蓋率。首先區別兩者的差異,疫苗覆蓋率是以全國已施打人數除以全國總人口數,而劑次人口比則是將全國已施打第一劑人數與全國已施打第二劑人數相加後除以全國總人口數。
疫苗覆蓋率可以很好看出,一個國家是不是具備全員有重症抵禦能力以及基礎(50-80%)免疫能力,而劑次人口比則是可以看出保護力的完全性,畢竟如果一個國家覆蓋率高但劑次人口比低,就知道他是趨向人人有打但人人沒第二劑。不過每個疫苗保護力不同,只打一劑表面上覆蓋率會是漂亮的100%,但是免疫力卻是低的,因此兩者都要是高的才是好現象
不過,當陳時中被問到上述做法時,僅表明包括美國CDC、紐約時報、日本讀賣新聞等都使用此計算方式,而未詳細指出兩者的差異,並表示用劑次人口比來看整體的疫苗涵蓋率是總統的意思,日後兩者都會呈現數據供國人參考。
吾人以為陳時中這樣的說法,一方面是降低人民對施打普及率過低的疑慮,二來是為了達到蔡總統日前提出7月底全國的疫苗接種率達20%到25%的目標。但這樣的做法,其實是把目的當做手段,倘若沒有仔細說明清楚,則會有誤導人民之嫌。
然而,這樣玩數字遊戲並非無前例可循,從先前校正回歸一說,致死率、死亡率論辯到現在的劑次人口比、疫苗覆蓋率,皆可以看出指揮中心總是希望去脈絡化,簡而易之的帶過,並在受質問時輕鬆地嚷嚷國外有案例可循來做靠山。
倘若是真心要做事,替人民解答現行棘手的問題,就不應該再創更複雜的新詞來自行解釋。掌權者應當三思,莫視民如草芥,否則最終民將視君如寇讎。
Comments